1.26.2007

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悖論(the liar paradox)可算是最具知名度的悖論之一。
比起其他的悖論,他在形式上非常簡單,簡單到任何一個懂得使用語言的人都看得出他有問題。
然而,這個悖論卻也是最長壽的悖論之一,一直到現在,都還是一個活著的問題,也就是說,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被大多數哲學家認可的解決這個悖論的理論出現。

說謊者悖論的表現形式非常簡單:

(1)This statement is false.

為什麼這樣的一個句子會成為悖論?
這得從真值條件和排中律說起。



大部分的語言哲學家認為,語句之所以有意義,有很大一部分是仰賴語句的真值條件(truth condition)。
所謂語句的真值條件,就是使得這個語句為真或為假的條件。
例如這個語句

林肯死於暗殺

的真值條件就可以表列如下

「林肯死於暗殺」為真,iff林肯死於暗殺。*1
「林肯死於暗殺」為假,iff林肯不是死於暗殺。

如果我們知道「林肯死於暗殺」的真值條件,我們就知道「林肯死於暗殺」這句話的意思。
而如果一個人知道「林肯死於暗殺」的意思,我們也很難想像他會不知道「林肯死於暗殺」的真值條件。
(這裡要注意的是,知道「林肯死於暗殺」的真值條件並不等於知道林肯事實上是不是死於暗殺。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

事實上,如果我不知道某一句話的真值條件,我根本無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句話。

例如,如果我不知道「現在下雨」為真的條件是「現在下雨」,我根本無法用「現在下雨嗎?」(即,「現在下雨」為真嗎?)這句話來問問題。即使我在不知道「現在下雨」的真值條件的情況下碰巧說出了「現在下雨嗎?」這句話,而別人回答我「是阿」(即,「現在下雨」為真),我依然無法從他的回答中,取得任何有用的資訊。




而大多數的哲學家也會認同,在語句的邏輯運用裡,排中律是基本的公設。

所謂排中律(the 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就是「對於一個有意義的語句,這個語句要嘛是真的,要嘛是假的」

大多數的哲學家認同排中律(大多數的人也一樣),因為我們無法想像當一個有意義的句子既不真也不假,或是既真且假的時候,會是什麼狀況(小灰塵(指著 liar):就是這個狀況啊 囧)。而就算我們能夠想像,我們可能也不知道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這個有意義的語句表達的意義是什麼。




知道了真值條件和排中律對於語句意義的重要性,我們回頭來看看liar。

(1)This statement is false.

這句話的真值條件是什麼?

對於這句話

(2)This statement is true.

我們知道他為真的條件是(2)為真;他為假的條件是(2)為假,沒有問題。

可是對於(1),我們得出:

(1)為真,iff(1)為假。
(1) 為假,iff(1)為真。

許多哲學家認為這樣很糟糕,因為我們顯然看得懂(1)-也就是說,我們知道(1)的意義-但是我們卻無法判斷他什麼時候為真什麼時候為假,這違背了語言哲學中被大多數人所支持的,真值條件與語句意義的連結。而且我們無法在不違背排中律的情況下宣稱「(1)既真且假」或是「既不真且不假」,就算我們有辦法這樣宣稱(藉由提出新的邏輯系統),我們可能也不曉得,這樣一個既真且假(既不真且不假)的句子,表達的意義是什麼。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至少可以從幾個方向下手:

不理它(「這個問題干我屁事阿」)
說明:如果論者尿急的話,這是最好的方式。

改變邏輯系統
說明:論者可以試圖加入「真」、「假」之外的真值,來固定(1)的真值。
不過這樣做可能依然無法釐清(1)的意義,而且論者得為邏輯系統的一致性負責,新的邏輯系統,往往很快就被找出致命的內在矛盾。

改寫語句
說明:論者可以宣稱,事實上,(1)在上文的解釋下,根本就是一個無意義的句子,並且提出使得(1)有意義且不會在真值條件上出問題的改寫方式。
當論者選擇這條路,等於宣稱由古到今大家對於(1)的理解都是不恰當的。也就是說,論者為了解決這個悖論,犧牲大家的常識。在這樣的情況下,論者必定得提出有道理的改寫,並且對這個改寫的正當性作出解釋。

修正真理理論(truth theory)
說明:真理理論,就是規定一個句子為真的條件的理論。
藉由恰當地修正真理論,或許可以使得(1)不再造成矛盾。
但是修正之後的真理論必須在很大一個程度上符合常識和直覺,除非論者證明那些和修正之後的真理理論衝突的常識和直覺是錯的。





延伸閱讀
塔斯基的語言階層理論 in this blog
Liar paradox in Wiki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