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08

感質與隨附性原則

在心靈哲學上,我們區分心靈狀態的兩個面向(aspect)︰功能的、心理的(functional and psychological)面向以及現象的、感質的(phenomenal and qualia)面向。心靈狀態的功能面向指的是一個心靈狀態在生物活動中所扮演的因果角色。我們通常會藉由描述一個心靈狀態的功能(function)來刻劃這個心靈狀態扮演的因果角色,例如「飢餓」這個心靈狀態是由胃中的食物量減少到某一程度所造成的,它會導致血糖降低並且使得人具有想吃東西的慾望等等。在心靈狀態的功能面向上,主要的工作者是心理學家和心靈哲學家,針對個別的心靈活動或狀態,心理學家利用各種實驗和觀察來identify它們的前因後果;而心靈哲學家則著迷於要如何建立一個整合的心靈理論來說明所有的心靈狀態。科學家們不擔心心靈狀態的功能面向的存在會對物理論造成威脅,因為每個心靈狀態的功能的前因後果幾乎都會是可以被客觀觀察到的狀態,例如血液裡某種激素的比例、人的生理活動等等,雖然心理學目前還沒有辦法identify所有心靈狀態的功能,但是至少我們不認為這樣的進路有任何理論上的障礙。

相較之下,心靈的現象面向就麻煩得多。心靈的現象面向,又稱為經驗的感質面向(the qualia aspect of experience),指的是一個有意識的人對於自己的經驗的主觀感覺。在意識的監控下,所有具有功能面向的心靈狀態幾乎也都會具有現象面向。當我飢餓的時候,發生的不僅僅只是血糖降低、傾向於找東西吃等生理現象,我還會感受到飢餓感;當我看到桌上有紅蘋果,發生的不僅僅只是「如果我同時也感到飢餓blahblah,我會把蘋果拿來吃」這些功能,我還會感受到蘋果的形狀和顏色。感受到飢餓、感受到包含形狀和顏色在內的視覺經驗,是一個正常人的心靈在適當的情況下會具備的性質,因此,如果物理論為真,那麼這些性質必定會被生物體的基本性質,也就是物理和化學性質,所決定。如果物理論為真,那麼不管是我的飢餓感還是我的視覺經驗,都會對應到某些我的特定的生理狀態(現代科學家普遍相信會對應到特定的腦神經狀態),每當這些狀態出現,我就必定會感覺到飢餓、感覺到自己看到紅蘋果。

在哲學上,我們使用隨附性(supervenience)來稱呼這樣的決定關係。隨附性是存在於兩個由性質所組成的集合之間的關係。如果A是由性質a1, a2,…,an所組成的集合,B是由性質b1, b2,…,bn所組成的集合,那麼A與B之間的隨附性可以這樣被定義︰

A隨附於B(A supervenes on B),若且唯若對於任何兩個東西來說,如果這兩個東西所具有的B類性質(屬於B的性質)是一樣的,那麼這兩個東西所具有的A類性質也會一樣。

在我們的脈絡下,「狀態」和「性質」兩個詞是可以交互使用的,所以,當我們說心靈狀態被物理狀態所決定,我們就是在說心靈性質隨附於物理性質。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說,
隨附性原則
心靈性質隨附於物理性質,即,如果兩個世界在物理上完全一樣,它們也必然會在心靈上完全一樣。
是物理論為真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果隨附性原則是錯的,那麼物理論也不會對。心靈哲學中有名的反物理論模態論證就是用感質做成的霸王電影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