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睽違一個月的《靈異孤兒院》,一個月前想看它是衝著《羊男的迷宮》原製作群的面子,不過整體而言觀後感是失望的。
《靈異孤兒院》劇情脈絡大概是︰羅拉帶著小男孩西蒙住進自己兒時待過的孤兒院舊樓後,孩子便經常談論起別人看不見的玩伴。在小孩離奇失蹤後,怪異事件不斷發生,隨著羅拉尋子的足跡,早期孤兒院的秘辛慢慢被揭開。
整體上我覺得《靈異孤兒院》的步調太慢,花了很長的時間只為了交代簡單的幾件事和鋪一個跟劇情沒有太大關係的梗,令人不滿。配樂上沒有《羊男的迷宮》般的優秀表現,結局也讓我冷感(我可是連看《詭絲》都會哭的)。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電影.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電影. Show all posts
5.01.2008
3.08.2008
[+/-] : 電影《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前兩天很認真地考慮要不要看電影《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小說我曾看過,但是情節差不多忘光了,大概只記得有個鳳凰會總部,然後鄧不利多被免職。(我想到系上的老師毛六,他喜歡金庸的小說,但是也容易忘記劇情,他曾經跟我說自己不知道第幾次讀天龍八部時依然很驚訝段譽竟然是段正淳的兒子)我從半年前開始讀哈利波特的英文版,大概最近會開始看鳳凰會,所以不希望因為看過電影而降低了讀小說的樂趣。不過,最後還是禁不起意志的薄弱打開看了。
哈利波特的小說故事很緊湊,沒有太多和情節無關的鋪陳,這樣四五百頁的東西要塞進電影裡著實困難。我想就算沒有看過小說的人大概也感覺得出來電影的步調很快,我覺得這是敗筆之一。
不過,電影還是有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部份。
原名Luna Lovegood的露瘋子,就是在看過小說之後被我完全忘掉的東西之一(實在很難想像我連故事裡有個會戴著雄獅帽看魁地奇球賽的傢伙都會忘記)。但是Luna無異是電影裡的亮點之一,我記不得原著,所以不知道她把羅琳筆下的露瘋子照實刻劃出了幾分,不過Evanna Lynch的表現實在是很特別,把一個顛倒看書、愛吃布丁、說話輕飄飄的神秘小女孩演得很棒。有人抱怨說哈利波特為什麼不跟Luna在一起呢,我想那是因為在寫小說的時候羅琳還不知道會有一個這麼可愛的女生來演她。
另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恩不里居,粉紅色的笑面虎,演這個角色的大媽真的把她的雞掰完全表現出來了。我特別喜歡她在處罰學生用會在手臂上刻出血痕的鵝毛筆寫字時一邊深呼吸一邊硬擠出微笑的樣子。
本日特餐.所有Luna出現的片段︰
哈利波特的小說故事很緊湊,沒有太多和情節無關的鋪陳,這樣四五百頁的東西要塞進電影裡著實困難。我想就算沒有看過小說的人大概也感覺得出來電影的步調很快,我覺得這是敗筆之一。
不過,電影還是有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部份。

另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恩不里居,粉紅色的笑面虎,演這個角色的大媽真的把她的雞掰完全表現出來了。我特別喜歡她在處罰學生用會在手臂上刻出血痕的鵝毛筆寫字時一邊深呼吸一邊硬擠出微笑的樣子。
本日特餐.所有Luna出現的片段︰
9.19.2007
[+/-] : 《偷拐搶騙》

在看過《愛蜜莉的異想世界》之前,我心目中的top 1電影是《決戰時刻》。
在看過《三更之回家》之前,我心目中的top 1電影是《愛蜜莉的異想世界》。
在云兒推薦《偷拐搶騙》之前,我心目中的top1電影是《三更之回家》。
從上面這個段落可以看出,我看電影的品味根本就是亂七八糟沒有原則可言。
不過這並不影響《偷拐搶騙》作為我現在最喜愛的電影(而且已經看過七遍)的事實。
《偷拐搶騙》(Snatch)是一部兼具質感和戲謔的黑色幽默片,故事由一顆在安特衛普被Franky搶劫的鑽石講起,Franky混美國黑道的老大Avi、倫敦的地下拳手George、George的經紀人Turkish、Turkish的夥伴Tommy、露營區的吉普賽人Mickey、開賭場的流氓頭Brick Top、開當舖的黑人Soloman、混道上的Boris和Tony統統有意無意地參了一腳,讓劇情變得十分複雜而且有意思。導演兼編劇Guy Ritchie在《偷拐搶騙》之前曾經拍過一部也是黑色幽默劇的《兩根槍管》(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這兩部片的劇情在結構上有些類似,但我認為少掉偏弱劇情而且增加許多有趣元素的《偷拐搶騙》在整體上更勝一籌。雖然我對於影評需要用到的概念和術語一點也不了解,不過下面我試著將這部片裡吸引我的點分析出來。
與主要劇情無關的插曲
與主要劇情無關的插曲就是指那些少了它故事依然可以順利進行的事件。這些事件在電影中可能與主要劇情在同一串鏡頭裡出現,也可能獨立進行。雖然這些事件沒有交代故事發展的功能,但是可以提供其他資訊來刻劃角色的性格、營造情境的氣氛,使得故事更豐富、觀眾更投入。打從一開始Franky一邊接受槍械檢測一邊大談童女懷孕源自翻譯錯誤的反基督教故事,就註定了這部片中會有很多有趣的插曲,比方說搬吃角子老虎的George被Tommy嚇到、Tommy、Mickey和George在吉普賽人營區裡跟小孩子的互動、站在店門口瞪著Doug的正牌猶太人、短短幾句對話中Franky就換了四套衣服、與Avi通話時Doug所在的環境、Mickey在拳擊台上擺出的打手槍動作、Bullet-Tooth Tony扁完人之後接起電話的一句「Bonjour?」等等。
音樂
片中有三段音樂我印象深刻,一段是Franky講故事時具有異國休閒風的Kosha Nostra Theme,把四個穿戴整齊疑似阿米西人的傢伙搞得更加人畜無害,另外兩段常常伴隨著Boris The Blade出現,幫這個其實是冷面笑匠的反派加了幾分陰毒感。順便一提,同為人物主題曲,《兩根槍管》中出現的Zorba the Greek也很有味道。
拍MTV出身的Guy Ritchie除了選配樂拿手之外,在影像和音樂的時間搭配上也獨樹一格,例如Franky在車廂裡關上手提箱、Boris將左輪甩回槍膛、Tyrone停車時Vinny的「Too tight? You could land a jumbo-fucking-jet in there.」都被表現得很有旋律感。
口音
《偷拐搶騙》裡,口音是一個頗具份量的元素。在一部片子中出現許多口音的情況很少見,而故意在電影裡放進一堆口音來增加喜感還做得如此成功的更是絕無僅有。我對於口音的了解不多,不過至少可以分辨得出來的就有Turkish和Brick Top的英國腔、Tyrone的不知道是黑人腔還是口齒不清、Mickey的吉普賽方言和Boris的俄羅斯腔。這些腔調在劇情的鋪陳中,為許多對白和笑點增色不少,我十分推薦Boris的咕噥聲和極度不開心時的俄羅斯髒話咒罵以及Mickey機哩瓜拉講吉普賽話時的痞樣。另外不能不提的是Franky講故事時模仿的口音,我十分喜歡,話說回來,Benicio del Toro這個人滿厲害的,不管是一開始的阿米西佬還是後來的娘炮跩小弟,都演得很棒。
運鏡及剪接
Guy Ritchie在片子裡設計了許多有趣的鏡頭鋪陳,比方說Franky走進大樓的那一段︰一開始畫面上是一台黑白顯示器,播放著大門的監視器畫面,你看到Franky在玄關接受槍械檢查,接著Franky走出畫面,進了電梯,電梯裡還是有監視器,於是隨著Franky等人的走動,畫面也遊走在一台台黑白顯示器之間,最後Franky進了走廊上的一道門,消失在螢幕上,這時畫面也從顯示器上移開,轉向擺滿顯示器的桌子旁邊,你看到門打開了,Franky走進來——原來你演的是是看顯示器的警衛!多酷啊!而,John the Gun自殺的鏡頭也稱得上是一時之選,拿起槍指著頭,碰地一聲巨響畫面也瞬間轉向旁邊的浴室磁磚牆並打上一攤血,仔細看可以看得出那攤血是用軟體啪一聲貼上去的,卡通味十足。
剪接方面,角色介紹時利用鏡頭的翻轉造成不同影像之間具有連貫性的錯覺(下面有連結),以及用三個鏡頭來交代Avi搭飛機的點子都很不錯。故事後半段中,三線並行的開車情節裡利用巧妙的剪接來形成適當的倒敘以增強結果時的笑點也很棒,同時這裡選用的節奏漸快的配樂Hava Nagila與逐漸混亂的事態搭配度相當高。兩度用來表現Franky想起賭博的往事所用的片段也非常有力道,短短3.3秒配上超high音效,把Franky的賭性不改刻劃得活跳跳。
我盡量把我想得起來的有趣元素在上面提及,不過紙短情長,下面我想談談暴力。

這樣秀色可餐的黑色電影,去找來看看吧。
相關影像
預告片
人物介紹片段
跟吉普賽人借車片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